《周易》曰:反益之道,于时偕进。
大意是指:变通趋时,把握时机,做出适于时代需要的判断和选择。
随着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深入,快手、抖音、B站、视频号等正在暴风成长,并最终崛起为新的流量平台。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去中心化。
电商的竞争格局已经悄然变化。
2011年,短视频时代开始了。
2016年到2022年,视频电商、直播电商就这样一点点长出来了。
视频化和直播化的趋势,“当无数的人和内容连接在一起之后,逐渐展现出多元而真实的社会,他们之间相互作用,构建起一个有很强生命力和演化能力的生态……用户从中获得了更多的精神和物质的消费选择,也获得了更多的情感共鸣和温暖陪伴”,让电商也随之发生了变革。
随着用户越来越喜欢个性化的东西,以及中国柔性供应链的不断加强,供给端和需求端之间如何更好地、更高效地匹配,这是在过往货架式电商的基础上,短视频、直播带来的体验型电商所能够发挥所长的地方。
而当直播电商进一步发展,消费者对主播个人的信赖,正在逐渐超越“比价”,成为新的衡量标准。
直播电商1.0时代,直播电商1.0时代,以平台为核心,流量驱动,GMV跟转化率和客单价相关。低价是消费者在直播间下单的最主要原因。商家都是直接按货去进行直播间推荐。
3月快手电商面向全平台商家举行“引力大会”,提出“直播电商2.0”概念,引申了GMV新公式:GMV=UV(私域确定UV+公域投放UV)x 内容消费时长 x 单位时长订单转化率 x 客单价 x 复购频次。
公式表面看似复杂,实际上是提升了一个中心的权重:“人”。真实的人,真实的内容,真实的链接。
极致的“信任”,宣告直播电商进入2.0。直播电商2.0时代,主要依靠主播建立的人设来吸引消费者,而人设的好坏,也会间接影响平台的流量。一旦消费者信任就会想要去了解,并乐意买单。
如何构建信任?
就像人与人之间一样,回归人本身,日复一日的对话、基于内容的互动。为什么GMV的公式发生了变化?
因为回归人之后,你会发现道理很简单:愿意为一个人花时间、花钱,就证明你们的关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这种基于人的信任度和温度,构建了快手生态的基础。快手电商品牌名升级为“快手小店”,也不断尝试用更亲近、更具信任感的方式连接人、平台与品牌。快手交出的成绩单也令人瞩目。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新的增长引擎和高复购?
1.人格化背书:主播和内容成为“买买买”的直接因素。依托主播人格、粉丝关系发展信任,快手的内核未变。
信任的对象落实在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身上。快手小店发展过程中,商家彼此信任、互相包容以诚相待的故事屡见不鲜。
2.服务的升级:快手在6月为首次购物的消费者,提供首单100天不满意包退款的政策,面向诚信消费者的“小店信任卡”。包含退款不退货、退货补运费、假一赔十等超级权益。
3.平台的机制:快手投入超5.7亿元资金,近3000人专业团队填补售后、客服等环节,对官方活动商品承诺100%事前审核。在产品规划和运营重心上,给予商家流量补贴,推荐小黄车规范交易,对违规主播予以最严厉的打击力度,建立信任机制。
二、主播溯源,打造新浪潮国货
最近热推的“爆款国潮”活动。即联合媒体及平台,组织开展溯源活动计划。通过不断挖掘优质国货,颠覆大部分人对国货的传统认知,并挖掘新的行业潜力。
以前,大部分消费者对于国货的认知是平价和耐用,譬如几十块的回力帆布鞋。
消费者往往更愿意为包装和设计时尚、知名度高、口碑更胜一筹的国外品牌买单。
直到最近几年,随着Z世代民族自信心、国内品牌技术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优质国货打起了翻身仗。
小编注意到,很多国货品牌开始在设计上别处心裁,在平台活动节和周年庆的时候推出相关系列的主题产品。
在营销上主要找流量高的明星做代言,借助他们的流量和影响力来吸引消费者;借助头部主播李佳琦和薇娅的电商直播间进行产品推广。
实际上,国潮热的兴起也是有迹可寻的。
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新国货=(品质+核心技术)×圈层消费,只有坚守品质和核心技术,并且受到圈层消费者喜爱,才能更容易在外资品牌重围和国产品牌势如破竹的激烈竞争下破局突围,代表国货,代表国货之光。
从最基础的生产线引进,并在主播溯源上进行一对一扶持。
一方面,利用大数据定向匹配主播,把它传达给有需要的消费者。
另一方面,利用市场端、后台的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及时调整策略。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所谓的成长发展,就是要有很多东西不断发生,然后变成繁荣的形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日日新。
旧的东西逐渐灭亡,新的东西不断诞生。
面对直播电商2.0时代的到来,市场嗅觉灵敏的魔筷,正在积极探索进化迭代,用自己的方式积极拥抱变化。
不管是紧跟消费新风口的“爆款国潮”,还是在好品选择上增加新的输入口,都能感受到行业新洞察。
与其说是调整平台和具体群体的连结,不如说是人和人的新连结。
不要小看这一些变化,这里面,或许就隐藏着中国直播电商2.0时代的关键密码。
三、构建人的引力场:用真心换真心
直播电商是“消费者→主播→产品”的链条,是从消费者出发、与商家连接的最短最有效的模式。
直播电商还在快速演进,精准化、个性化、品牌化是方向,是大规模的消费升级。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C2B,有了规模化的前提。
这几年来,当消费者能够把他们的声音发出来,能够聚集单量以后,才容易做C2M的动作,所以某个方面,消费者在某个程度上的声量能力被提升了。
如何通过直播和视频更好地赋能各行各业,为各个行业创造更大价值,从而吸引更加优质的人才进来,然后为消费者贡献更大的价值,这是今天数字化之下的一个更积极的意义。
不仅仅是电商、短视频平台,当中国市场经历了第一阶段围绕“性价比”的消费普及,下个阶段,无论是对于品牌还是平台,基于人格的吸引力、基于价值观的背书、基于关系的运营,都将逐渐取代冷冰冰的买卖。
很多商家也慢慢看到了大趋势,甚至专门从传统电商渠道转型拥抱快手电商生态。看看直播和视频之下,商业新物种爆发期是否孕育着全新的“人货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