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转变,很显然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传统的商业模式肯定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商业模式的发展。那么我们就开始研究,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社交属性的前提下,哪种销售场景和模式最能适应现在的商业供求关系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社群新零售”随之诞生。
我们回到目前零售行业的现状来分析这个问题。其实无论是传统的线下零售,还是依托于互联网的线上零售模式,无论是B2C,C2C,甚至O2O。始终不能回避的一个痛点就是:无论零售场景和模式的如何转变,我们始终是以产品为中心,总是会通过一系列的场景,模式、策略将商品“强制”卖给消费者。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痛点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都没有深层次的去思索和挖掘。
这样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无论是我们生产企业还是分销商还是终端零售商,如果始终抓不住用户的根本需求,一直停留在自我认知中或者通过市场搜索的信息去生产销售商品。最后都会因为供求关系得不到合理的平衡而导致销售业绩下滑,最终走向失败。
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通过社群化思维运营肯定会快速的实现业绩增长,效益提升。但是对创业来说,如何做社群,什么样的创业项目才适合做社群这就是一个问题。
用社群化的方式进行项目运作。如最具备社群属性的行业就是生产销售行业,零售行业,服务行业等,也就是说,具备社群化属性的行业是非常多的。只是体现在构建社群化的难易程度上。因为社群化的运作,需要打破一切传统化的供需思维,一切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并且可以持续为用户提供价值,才可以真正实现社群化。
我这几天刚好接到一个做小区生鲜配送的创业项目的案例。老板希望我给他基于社群新零售的商业模式给他做一份详细的项目运营方案。
那么首先我们就要从社群新零售三个核心点:产品,社群,平台来分析这个项目的可行性。
产品:首先我们的产品一定要对于我们的目标用户是刚需,产品必须具备持续性需求的属性。生鲜,属于快消品,也属于刚需品,更具备持续性需求属性。那么从产品来说社群化属性是肯定具备的。
社群:社群的构建要三同一异:同域、同好,同龄,异性\异资源。那么对于小区来说就满足了同域这个属性。
平台:社群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更好的运营群内的复杂关系,肯定要进行平台化运作,从而明确架构,让商业模式变得数据化,易操作化。同时只有真正的做到了平台化运作,才能最终实现有效的商业变现。
平台化运作需要一个时机,是在社群构建到一定的阶段,各种条件都很成熟的情况下,才可以实现平台化运作的。所以在这点上,我们大可不必操之过急。首先要做好前面两点即可。
我给他的初步方案是这样的:1、通过微信先建立用户群,通过一系列能够吸引客户进群的活动来吸引客户扫码进群,而且这个活动是务必长期持续下去的。因为对于一个社群来说,人员结构复杂,具有流动性,所以对于人是必须不断的吸纳的。2、持续性的开展一系列的线上线下活动,当然这些活动为了更容易让群成员接受,可以在前期始终围绕生鲜主题来进行,后期可以衍生出更多其他的活动,比如亲子,摘菜,一些小的具备挑战性的活动,而且一定要让大家都可以参与的活动,通过增加客户之间的互动性,牢牢的抓住客户,从而来吸引新客户。同时社群还要摆脱中心化运作,也就是在逐渐的运营过程中,尽量的降低社群发起人的影响力,多发现和培养一些有新的影响力的成员。这样对于社群才可以更持续性健康的发展。3、平台化运作,这一项我在之前就提到了。这个是需要时间的,不用一开始就把这个方案纳入到社群化运作中去,因为平台化的前提必须是规模化,规模化的前提是运营方式策略具备可复制化。
因此无论的是高科技生产制造销售企业,经销商、还是零售终端;无论是做生鲜还是做手机。基于互联网社交属性的社群化思维是未来趋势。社群新零售会是解决现在和未来零售行业痛点的最有效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