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腾讯、阿里、小米三大生态

这是一篇在悟空问答的文章,之前写的感觉还差一点,所以今天再做补充。

如果说亚马逊是在推荐方面走得最早的公司,那么腾讯和脸书就是在社交网络化方面走的最远的企业。——曾鸣

阿里系、腾讯系、小米系这三个体系是中国商业生态里非常重要的三个典型案例,但如果以规模及潜力来说,还需要增加头条系与华为系、百度系与其他系,中国因为市场规模足够大,能够包容这些足够规模的单体商业生态体系。

有一天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产业互联网基本是这些构建了生态的公司能够进入的主场。其他公司或者互联网公司只是网络协同的一部分。

回到话题中,我们在谈论商业生态时,既需要看表面,也需要分析更深的一面。何为生态?我们在看大自然的时候,无论多大的生态系统,他一定有自我循环的体系,以确保生态的稳定,并有成长性,在本话题中三个体系中,其实小米目前为止严格来说还不能是一个合格的商业生态,因为构建小米生态的土壤并不肥沃,且容易被颠覆。再者,一个健康的生态,构成生态中的每一个因素都是相互独立且互相影响,他们彼此的重要性是相对对等的。从这个标准看,小米还没有构建好自己的生态,目前只有阿里与腾讯构建了相对完整且健康的生态体系。

阿里、腾讯、小米三大生态的分析



1、阿里生态:

阿里、腾讯、小米三大生态的分析


阿里是以电商起家,所以对于阿里来说,丰富和拓展电子商务的消费场景更为重要,且一直是阿里系重要的能力,并以为基础不断拓展新的边界。

电商具有天然联系的支付、服务器、物流等次级业务也能发展起来。换句话说,因为阿里天生具有To B端的能力,钉钉与阿里云这些重量级或者次重量级的业务才能在阿里发展起来。

有人会问:微信的使用人数明显高于淘宝啊,为什么不是腾讯?还有人拿今年百度在春晚期间没有出现宕机的行为,所以得出结论百度的技术一定高于阿里。且不论百度和阿里的技术能力究竟怎么样,但电商交易环境的复杂性一定高于百度与微信,这是毋庸置疑的。12306为什么最后会选择阿里的技术方案,也是肯定阿里的技术能力。

还有物流,只有阿里有能力组建菜鸟网络,因为物流依托电商而生存,京东的规模也可以,但阿里系涉及的商业个体更多,物流订单更大,所以对于物流行业来说,谁能带来业务,谁就是老大。况且京东还有自己的物流体系需要竞争。

所以,我们总结阿里生态的循环:电商——支付——物流——服务器(云服务)——垂直业务(外卖、售票、OA等)——线下智能消费场景

但大家发现没有,阿里系的业务彼此关联性是最强的,这个能力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阿里跨界业务很难有突破,而腾讯却能不断将业务拓展到阿里的范围内,并对部分业务产生一定的压力。

阿里的战略顾问曾鸣在《智能商业》这本

阿里、腾讯、小米三大生态的分析


书中将十年内的重大创新,分了三个阶段:

1、在线化;

2、智能化;

阿里、腾讯、小米三大生态的分析


3、网络化。

阿里、腾讯、小米三大生态的分析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阿里生态的设计的核心思想:以零售为基础的网络协作生态,在以卖家为核心构建了协同网络。

阿里、腾讯、小米三大生态的分析


所以说,电商才是阿里的核心之核心,而针对B端用户的智能化协作网络是阿里的核心力量。同样,正如上文所说的那样,这样的协作机制、协作能力、网络基础面对C端用户的行为、心理机制是不完善的,甚至是难以快速反应的。


2、腾讯生态

阿里、腾讯、小米三大生态的分析


阿里、腾讯、小米三大生态的分析


阿里、腾讯、小米三大生态的分析


(备注:第二张图有点老,但是可以用来阐述腾讯系的生态体系)

截止到目前,我一直认为腾讯系所链接的产业及规模是要大于阿里系的,大家可能关注了腾讯最近的财报,感觉腾讯在走下坡路。这里需要阐述下阿里与腾讯两家不同的投资理念:阿里系倾向于整合,而腾讯系倾向于关联。由此导致的后果是阿里系在面上越来越庞大,而腾讯系感觉变化不大。

但,腾讯系的产业基础可能要好于阿里系。腾讯系的基础是社交,以社交为基础构建了To C的生态。这样的业务体系链接的群体更为庞大,但也容易局限一个特定的国情与环境之中,就像无论是微信还是腾讯其他业务,出海都并不理想,最成功的可能就是游戏业务了。但这并不能忽略腾讯体系吸金的能力。我们深入腾讯生态的内部会发现:腾讯生态中的各个因素既互相影响也相互独立,以微信为基础,能够轻易为美团、京东这样的体系内公司获取流量。但无论是社交业务、电商业务、游戏业务等都能够自我造血。更为关键的是掌握了C端这一个庞大的用户规模,拓展边界的能力无疑会大大加强。我们纵观腾讯系在成长过程中两个重要的商业战争:1、与360的竞争;2、与头条系的竞争,莫不是在守护自己能力业务,确保这个腾讯生态基础设施不被破坏,但事实是这个领域也容易遇到挑战。

腾讯生态里,突出的是网络化与智能化,缺少协作效应,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腾讯各个模块的协作效应很弱,各个模块都相对独立,各自拓展自己的业务边界,完成用户的聚集。

但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用户网络化后的基础数据是整个腾讯生态的底层土壤,所以我们在使用腾讯的任何一款产品时,我们都会发现熟人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你用微信读书时,你的读书行为数据会与你的微信好友之间能够互见;你用王者荣耀或者刺激战场时,你也能够完成好友之间的社交互动。所以,对于腾讯生态来说,社交是基因,用户网络数据是基础,所有产品构建在此之上,并通过共享用户网络数据来完成每一款产品彼此的社交互联。这一点是和阿里有本质上的区别。

腾讯生态里掌控的资源决定了他可以四处出击,并能获得一定的战果。比如:内容生态(阅文集团、腾讯音乐等)、支付领域(事实上也只有微信这样的产品能够在支付领域给阿里一击)等。

由此带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目前为止我们尚未发现一款由腾讯开发的To B端的优秀产品,微信也开发了企业版本,但使用的人好像不多,体验真的很不友好,但奇怪的是又说不上来。甚至包括腾讯云产品。

我一直在想,随着科技的发达,科技赋能个体,个体越来越强大。假如有一天,每一个个体都可以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小个体商业单位,那么阿里生态的强大会超越腾讯生态?这个答案,目前看来还没看到这个可能。


3、小米生态

阿里、腾讯、小米三大生态的分析


阿里、腾讯、小米三大生态的分析


我在前面为什么说小米生态还不健全,因为小米的生态非常依赖于手机业务,他更像是中心控制系统,以手机为中心,延伸其他业务。你看:无论是智能插线板、笔记本、净化器、空调、电视等等,都有一个手控中心,这就是小米手机,换句话说:我们大多数人也是通过小米手机完成了对小米周边的熟悉和消费,但这个看似规模与种类也很大,但一旦有公司或者品牌突破到手机这个核心业务,那么是不是小米的生态很容易出现问题?

阿里、腾讯、小米三大生态的分析


华为在前不久的发布会上,也宣布开始布局生态,OPPO等厂家也在跟进。可以预见这个类型的生态竞争会更为激烈。小米也好,华为也好,更接近物联网的系统,通过互联网以各个智能设备为一个个点形成链接,组建成某一个某某网络,例如:家居网络,健康网络等,然后在后台生成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完成对消费个体具体行为的追踪。这个想象的场景可能更为接近小米生态,但能否让消费者形成习惯并产生依赖,这在现阶段依然是问号?假如这个成立,那么小米生态就合理并成立。否则,难以下定论。


上文里,我们提到三个场景:在线化、智能化、网络化,这三个场景是并行的,现在大家也从大环境中感受到大数据过分商业化带来的干扰,这个干扰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商业公司的道德血液还需要法律来赋予。智能化与网络化是未来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场景,智能化目前尚未有太大的突破,但网络协作的能力,大公司只要下决心一定可以很快完成,那么对于用户来说,你在任何一个平台其实都是透明的,这也是未来智能化社会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究竟是好是坏,这不仅涉及道德,更涉及法律。

智能化的商业时代,以单纯代码命令执行商业规则的时代,我们如何能约束商业公司的贪婪性?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以原创、转载、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有侵权,请联系电话:021-51697771-8029,邮箱:mj@cndns.com ,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我们。

热门TAG

热门视频